【評測】核「氮」來襲-PUMA Deviate Nitro Elite Racer

發表於 2022/05/20 8,875 次點閱 0 人收藏 3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PUMA,一個在足球界舉足輕重,但在長跑領域中始終有著謎樣色彩的品牌,過往推出的跑步鞋款世代壽命都不長,在市場上往往也少了些大鳴大放的迴響,對於大眾來說似乎很難把PUMA與長跑聯想在一起;不過承襲日耳曼工藝靈魂的PUMA其實近十年來都持續投入專業跑步鞋款的研發,從Mobium、Faas、到Ignite系列,其設計的創意與完整產品架構一直都在,但確實也一直缺乏一位代表性的長跑競技運動員能為產品測試與實證。


Nitro中底透過填充的氮氣達成輕量且兼具回彈的中底性能 (照片來源: 班傑明影像)


2021年, PUMA與2020年美國奧運馬拉松選拔賽一戰成名的「火雞女孩」Molly Seidel簽下一份長達四年的合約,順勢將研發許久的新一代Nitro中底推上台面,積極重回長跑市場,結果也沒有令人失望,Molly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中拿下自2004年以來美國首面奧運馬拉松獎牌,接著在年底的紐約馬拉松中以2:24:42跑出個人最佳、也是美國女子跑者於該賽道的最快紀錄。她這兩場比賽所穿著的,就是PUMA Deviate Nitro Elite Racer。


中底結構

Nitro是PUMA新一世代的跑鞋中底平台,依照不同使用目的與跑者定位,又再細分為 Deviate Nitro 與 Velocity Nitro 等不同款式,而 Deviate Nitro Elite Racer  (後簡稱 Elite Racer )正是最高等級的專業競賽款。


Puma Deviate Nitro Elite Racer是Deviate系列中最高階的競賽鞋款(照片來源:班傑明影像)


先來談談 Nitro 中底吧,這個 PUMA 於 2020 年發表的中底科技,和競爭對手的ZoomX、Lightstrike Pro、 FlyteFoam Blast Turbo定位相同,都是中底發泡材質,其目的顯而易見的是更輕、更有彈性。Nitro 顧名思義,是在中底發泡成形的過程中注入液態氮,因為氮氣不容易熱脹冷縮,所以在壓製塑型的過程中能相當穩定地於中底材料中保有其氣體空間與壓縮性。


你可以想像中底內存在上萬個迷你小氣囊,由於氣體質量輕、又可壓縮,於是Nitro中底就能在氮氣與中底材料相互結合的狀態下,達成輕量與緩衝的效果。


Elite Racer的中底結構採用雙層Nitro、中間內嵌一片 INNOPLATE 純碳纖維推進片的形式,看似沒有什麼特別,但在材料特性、結構、與厚薄的巧妙組合下,產生了相當理想的均衡調性;其中 INNOPLAT E有別於一般版本 Deviate Nitro 採用複合材料, Elite Racer 改用純碳纖維材質以增加主動推進的效果;除了回彈的機能,也提供了相對柔韌的Nitro中底所需的穩定與支撐性,營造出整體更為均衡自然的腳感。


PUMA GRIP Light官方宣稱較一般版本的大底能減少44%以上的重量(照片來源:班傑明影像)


大底配置

Elite Racer 的大底在前腳掌採取順應步伐轉換時動作走向的菱形切割,輔以腳掌外緣與鞋跟的橫向切割,加上極薄的大底厚度,整體大為提升了鞋底的靈活度,當然勢必會影響到一些跑鞋的使用壽命;材質方面選用 PUMAGRIP Light ,是在向來表現相當優異的 PUMAGRIP 材質上針對競賽需求再做優化的輕量版本,官方宣稱能減少44%的重量,同時仍具備良好的抓地力。


鞋面設計令筆者相當滿意,輕盈、透氣、但仍具備應有的包覆性(照片來源: 班傑明影像)


鞋面

鞋面設計向來是PUMA的擅場,本次在 Elite Racer 身上也沒讓人失望,採用單層編織的複合材料透氣網布,透氣的同時也創造了極為輕盈的足下感受,且由於網布的材質是較為硬質的,足以撐起鞋面並維持良好的側向支撐與包覆性,加上於中足、腳背、和鞋跟輔以類麂皮材質與適度的填充強化穩定性,達到兼具輕量與貼合的競賽跑鞋訴求,整體而言個人對 Elite Racer 的鞋面設計給予相當高的評價。


實測跳脫厚底鞋款的設計框架

Elite Racer 和競爭對手相比,中底厚度與落差明顯低了不少,36mm足跟搭配28mm前掌、8mm足跟差的設計讓跑者的步態能更自然流暢,實際穿著上去,也不會有過於前傾或踩高蹺的感覺,足部的活動與腳掌的翻轉都很靈活自在。


鞋內空間稍微窄一些,但透過襪子搭配與鞋待調整就能找到適當的設定(照片來源: 班傑明影像)


跑鞋的適身 (Fitting) 方面,雖然鞋面輕薄、沒有填充,但鞋楦與鞋身整體稍微偏窄,雖然不至於要為此選擇大一號的尺寸,但鞋帶不用拉得太緊就能和雙腳充分貼合,腳趾尚能靈活動作,如果你的腳掌特別寬,穿著薄襪或鞋帶放鬆一些,應也能有充分的活動空間。


鞋跟的貼合與包覆性皆屬上乘,個人也穿過訓練款的 Deviate Nitro 跑鞋,雖然有較厚的填充,但腳跟的包覆性就沒有那麼理想, Elite Racer 收窄並內置足跟杯的設計充分服貼於腳跟與腳踝處且沒有壓迫感,快跑收腳與落地支撐時皆能穩定包覆。


鞋身的穩定性相當高,重點部位的包覆與穩定性皆屬上乘 (照片來源: 班傑明影像)


Elite Racer 的跑感相當有趣,不若現今時下各品牌旗艦厚底競賽跑鞋般有那麼強的主動推進感受,取而代之的是較為溫和、宛如蜻蜓點水般的輕彈回饋。可別誤為,我並不是要說它回彈不足還要刻意潤飾,目前時下的厚底碳纖跑鞋雖然能提供直率的推進力道,但這就像一道兩面刃,當你隨著比賽距離加長,體能下滑、跑姿走掉時,這麼強烈的反作用力往往會和你的動作與穩定性產生對抗,反而增添更多的疲勞與衝擊。


Elite Racer 較為溫和的彈性個人覺得在跑長距離後半段的感受是較為舒適的,它仍能配合腳掌給予地面的回饋產生相應、足以掌握的推進力,且由於重量相當輕 (約195g),產生的輕快感並不亞於鞋厚而推進力道強的競爭對手,反而在整個步伐與腿部動作的循環中營造出更為均衡的調性;不過 Nitro 中底由於厚度較薄,長跑後段如果動作下沉,支撐性就沒有競爭對手加厚的跑鞋來得好。


溫和中帶有恰如其分的回饋,是穿上Elite Racer的第一印象 (照片來源: 班傑明影像)


整體而言, Elite Racer 所帶來的是輕快、游刃有餘的舒適跑感。

大底的抓地力相當不錯,在快跑時的感受尤其明顯,每一個步伐都牢牢地「釘」住地面,隨即配合收腳反彈的動作快速拔起,搭配不到 200g 的超羽量級鞋種,整個腿部動作轉換的過程中直率明確,不拖泥帶水;大底的靈活度如前所述,較薄的中底與菱形切割的大底提供了腳掌充分活動翻轉的空間,不論是快跑或長距離後段較為疲勞時都能隨著腳的動作翻轉凹折,跑者能充分主導跑鞋,而不是被跑鞋限制你的腳。


雖然 Elite Racer 的中底落差與絕對高度都比較低,但由於前腳掌相當薄,搭配相對較軟的 Nitro 中底,隨著速度加快後的重心前移效益仍表現得相當不錯,這樣的設計有助於跑者將步態與重心能很自然地在觸地同時就落在前腳掌,減少步伐從後跟或中足接地後步伐過渡轉換的時間,提升了效率、也降低每一步內旋支撐的疲勞。


適當的中底前後落差讓Elite Racer達到重心前移的效果(照片來源:班傑明影像)

適當的中底前後落差讓Elite Racer達到重心前移的效果(照片來源: 班傑明影像)


睽違數年,PUMA再度進攻菁英長跑競賽的戰場,這一步相較於其他品牌來說真的是有些晚了,但這次 Deviate Nitro Elite Racer 的推出,不論是鞋款的性能與設計,都在和市場主流做出明顯區隔的同時,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驚豔表現,藉由Molly Seidel的實證,我也相信這次PUMA是玩真的了。




*跑鞋資訊,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